9月9日,由我司主辦的2015年達科為生物第三屆流式培訓班——上海分站理論課程在上海交大醫學院西2教學樓401室進行第二天。
上午8點半課程開始,首先是復旦大學免疫系儲以微教授課題組汪路曼博士以流式分析在B細胞分型中的應用為題目做報告,介紹B細胞分選,淋系淋巴細胞分化,B細胞分型,B細胞FACS,B細胞在刺激下的分化,調節性B細胞等。主要講解兩個課題內容:一、甲狀腺病人、GD病人中調節性B細胞IL-10陽性細胞降低,通過研究確定CD27和CD24陽性亞群在GD中的作用 ;二、炎癥性腸病和B細胞影響的研究,先發現B細胞對IBD的緩解作用,通過幾個實驗的研究結果得到了B細胞通過細胞接觸促Treg來緩解炎癥,Treg通過細胞因子的作用來促進B細胞IgA分泌的結論。
汪路曼博士 陳旭峰博士
中科院生化細胞所劉小龍教授課題組陳旭峰博士講解多色流式細胞術的原理、技術特點以及其優缺點,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案例給大家展示多色流式細胞術實際應用中的基本流程。同時,陳博士還給大家介紹多色流式細胞術在造血干細胞的分析純化、磷酸化研究、周期凋亡研究以及移植等多個方面的實際應用。最后,向大家闡述多色細胞術的一些注意事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陳穎盈博士闡述結核病,流行病學分布,結核菌生活史,講解她在結核病疫苗研究中的研究結果。她篩查了90多個抗原,8個為候選疫苗抗原,以31號抗原為例,先克隆DNA,后表達蛋白,然后用ELISPOT檢測免疫性,小鼠吸入后4周血清學診斷發現其可以達到免疫水平,并檢測脾臟中細胞因子gamma干擾素、IL-2、TNF-alpha的分泌量,分選出CD4和CD8進行刺激,比較對照組和實驗組3個因子的變化,發現31號抗原免疫后誘導產生T細胞多為多能T細胞,即分泌2-3種上述細胞因子31號抗原較好的誘導了免疫。
陳穎盈博士 伍寧波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伍寧波博士分享流式多色技術在T細胞發育檢測中的應用,說明了流式多色技術的重要性。伍博士以自己的實驗為例,與學員們交流多色流式技術中marker選擇、熒光素和marker搭配原則及補償調節等方面的具體問題。
接下來,依次由耐細隆生物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應用科學家李如偉博士講解熒光核染技術的應用——原代細胞的精確計數及細胞計數儀的相關內容;Elispot產品專家周翔介紹達優ELISPOT全線產品以及達科為技術團隊王婷婷講解BioLegend流式多色配色的相關內容。
充實而精彩的兩天理論課程很快結束了,接下來的兩天我們將帶領參加實驗操作的學員走進實驗室,親自體驗8色流式實驗檢測的全過程!